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西)人,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与韩愈一起倡导的古文运动对当时和后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的巨大成就是他从小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刻苦学习的结果。父亲柳镇为官清廉,学识渊博,母亲卢氏知书达礼。天资聪颖的柳宗元在四五岁时每天吃过早饭就跟着母亲读古诗、古赋,认字,写字,抄写诗文。到了七八岁已经能背出不少诗文名篇,还能写出很不错的短小诗文了。
柳宗元十二三岁时,父亲赴湖北、广西一带做官,他随父同行,得以游览夏口、长沙等历史名城,广泛地接触了社会,目睹了社会弊政和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次旅行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从此他立下了革除弊政、振兴国家的鸿鹄大志,他决心像古代杰出人物那样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万丈高楼平地起,他知道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首先立志于学。从此,他更加刻苦地博览群书,特别是对秦汉时期的经史著作,反复研读,批判地吸收,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渐渐地,他更显得才华出众、精深过人了。
一天,有一位姓崔的御史中丞来拜见柳宗元,周围的人大为惊奇。原来中丞也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想让柳宗元代他给皇上写奏章的。事情还得从头说起。这一年的8月,心怀不轨、妄图发动叛乱的李怀光被官军讨平了,御史想写表向皇帝祝贺,他听说柳宗元是一位少年才子,特地来请他代写。
柳宗元知道写这类东西不仅需要文笔好,而且需要有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只见他略作沉吟便提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出了《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文笔流畅,而且气势磅礴,鞭辟入理。此文的手抄本不胫而走,文人学士们争相传抄。童子柳宗元之名一下子轰动朝野,传遍了京城长安。只可惜这篇文章现在已经残缺不全了。
柳宗元21岁时考中进士,26岁时又考取了“博学鸿词科。”从此,他走上了做官的道路,后来他参与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永州、柳州。从政之余,他写下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和诗。他的诗,风格清峭,散文也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
诗成泣鬼神-李贺
2008-10-03 943℃
内容提要: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县西)人。被后人誉为唐代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他上承楚辞九歌、南朝乐府的传统,并受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启发。也受到韩柳领...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 ◇ 一言难尽乔冠华
- ◇ 徐文长以其猎客
- ◇ 梁启超童年趣事
- ◇ 罗瑞卿大将
- ◇ 圆周率和祖冲之
- ◇ 贝多芬为艺术而生
- ◇ 三毛自学成才
- ◇ 陈景润的成长故事
- ◇ 毛泽东谈怎样使猫吃辣椒
- ◇ 李白求师
- ◇ 小普京写作文
- ◇ 时间的光线
- ◇ 罗斯福: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裁
- ◇ 聂耳的童年故事
- ◇ 爱迪生智断凶杀案
- ◇ 奥运冠军张怡宁的成长故事
- ◇ 体操冠军刘璇的成长故事
- ◇ 里根与南希的幽默
- ◇ 柳公权拜师练字
- ◇ 唐初军事家李靖
- ◇ 匡衡凿壁偷光
- ◇ 大文豪萧伯纳的故事
- ◇ 毛泽东戒烟的故事
- ◇ 哥伦布航海的故事
- ◇ 一只烂西瓜与诺贝尔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