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的故事 2014-12-09
春秋时期,楚国战胜宋国,大将子重居功要求楚王把北部两处地方封赏给自己,大臣申公巫臣极力反对,楚王没有答应子重的要求。另一个大臣子反想娶美丽的夏姬,巫臣却说夏姬命相不好,不能娶她,可是后来巫臣却娶了夏姬,与她一起逃到了晋国。这样,子重、子反都非常仇恨巫臣。 子重和子反为了报仇,合伙杀了巫臣的家族,瓜分了他们的财产和...
克己复礼的故事 2014-12-09
这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焚膏继晷的故事 2014-12-09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
闭月羞花的故事 2014-12-09
东汉末年,朝廷内部宦官专权,就是所谓的太监说了算。太监说话管用,那大臣们肯定不开心啊。情急之下,就有大臣想出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私诏凉州军阀董卓进京来平定内乱。 说起这个董卓,此人性格粗暴却有谋断,还算是个粗中有细的猛将。年轻的时候,他驻守边塞,黄巾军起义,曾率军到中原,结果被打得大败。后来,他贿赂十常侍,拥兵...
盘根错节的故事 2014-12-09
东汉时期平武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虞诩(yúxǔ),他十二岁就精通《尚书》,朝廷认为他是一个奇男子,就想让他做官。虞诩因为有九十岁的祖母在家无人照顾,所以就没有去。祖母去世后,虞诩才到太尉李修那里出任郎中一职。 有一年,羌人和匈奴人几乎同时从西方和北方入侵东汉王朝。东汉大将军邓骘(zh&...
新亭对泣的故事 2014-12-09
西晋末年,中原地区战乱频发。晋王朝支撑不住了,不得不放弃半壁河山,南渡长江,迁都到建康(南京),靠偏居一隅来苟延残喘,史称东晋。 晋室南渡以后,随来的一些官员和士人怀旧之情日益加重。他们每逢晴朗之日,便相约来到郊外长江边的新亭,坐在芳草地上饮酒寄怀。 一日,正在饮宴中,周顗(yǐ)借着酒劲,遥望长江对岸,不胜悲...
呕心沥血的故事 2014-12-09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虽然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据说,李贺做诗,通常不是先立题目,而是注重观察生活,积累资料...
数典忘祖的故事 2014-12-09
(鲁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晋国的荀跞到成周,安葬穆后,籍谈作为副使。安葬完毕,除去丧服。周天子和荀跞饮宴,把鲁国进贡的壶作为酒杯。 周天子说:伯父,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唯独晋国没有,为什么?荀跞向籍谈行礼请他来回答。籍谈回答说:诸侯受封的时候,都接受了王室赏赐的宝器,用来镇抚国家,所以能把彝器晋献给天子。晋国处在...
首鼠两端的故事 2014-12-09
灌夫,汉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父亲灌孟,本姓张,在颍阴侯灌婴家作门客,后来就改姓灌。汉景帝时,讨伐吴、楚七国叛乱,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共同属窦婴麾下。在这次战事中,灌孟阵亡,灌夫也因深入敌阵,奋不顾身,受了重伤。灌夫的勇名,当时传遍天下,大将军窦婴很赏识他。 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堂侄。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事...
狙公赋芧的故事 2014-12-09
宋国有一个养猴的老头,喜欢猴子,把它们成群养着,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头的心意。养猴的老头(以下简称他)(宁可)减少他的家人的食物(也要去)满足猴子的需求。 (然而过了)不久,(他家里)的粮食缺乏了,(他)将限定猴子的食物(数量)。(但又)怕猴子不顺从自己,(就)先欺骗猴子说:给你们橡实,早上三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