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的故事 2014-12-17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是个专门重视外貌,不学无术的人,只要稍有点成就,就很骄傲、自满。有一次,他打败了骠悍的绞国,凯旋归来,从此骄傲自得,从不把其它的朝臣放在眼中。 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一个叫做斗伯比的将军前往送行。当斗伯比回来时,悄悄的对车夫说:屈将军这次一定会打败仗;因为我看他走路的样子,...
郑人买履的故事 2014-12-17
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
招摇过市的故事 2014-12-17
春秋时期,孔子曾做过鲁国大司寇,因与当权者意见不合而被疏远。于是,孔子领着他的弟子来到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当时,卫国的国君卫灵公很热情地接待了孔子。卫灵公的夫人叫南子,很得卫灵公的宠信。她对孔子很好奇,传话给孔子说:天下各方的君子,想要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都会来见见我,这次我想见你。孔子本不想去,可如果不...
缘木求鱼的故事 2014-12-17
公元前319年,孟子周游列国,第二次来到齐国。这时候,齐宣王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正准备攻打邻国。孟子反对战争,想宣扬自己的仁政思想。可怎么才能说服固执的齐宣王呢?于是,孟子与齐宣王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孟子问:大王心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齐宣王知道孟子要来说服自己,所以他笑而不答。孟子接着问:是因为食物不够肥美,...
有恃无恐的故事 2014-12-17
春秋时,鲁国遭到了严重的灾荒,齐孝公觉得扩张自己实力的机会到了,就率领着大军去讨伐鲁国。鲁僖公听说敌军压境,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和齐军对抗,便派大夫展喜为使者出使齐军。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截住了齐孝公。 展喜是个很善于辞令的人,他先是很恭敬地对齐孝公说:我们国君听说大王亲自到我国,特地派我前来慰劳贵军。齐孝公傲...
精卫填海 2014-12-17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
佛头着粪的故事 2014-12-16
唐穆宗时,有一个叫崔群的人,到湖南东寺游览。他见鸟雀在佛像的头上拉屎,便想趁此考一考佛寺住持的佛学修养和言谈机锋。他问住持:这些鸟雀有没有佛性? 住持知其用意,答道:有。, 他接着就问:它们既有佛性,为何对佛这样不敬?拉屎竟拉到佛的头上,真是罪过。 住持微微一笑,反问道:施主您说它们没有佛性,那为何不到老鹰头...
无可奈何的故事 2014-12-16
据《史记·范雎(jū)列传》记载,范雎是魏国人,原先在魏中大夫须贾门下做宾客,须贾怀疑他暗中与齐国有交往,就把他打得半死不活地扔进厕所里,以为他一定会死,谁知他活着逃了出去,并改名张禄。 这时,秦昭王派王稽到魏国寻找贤能之士,别人就把范雎介绍给王稽。王稽看中了范雎,便将他带到秦国去。 他们乘车经过...
相见恨晚的故事 2014-12-16
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 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拜见卫青将军。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华,多次向汉武帝举荐,可是汉武...
先入为主的故事 2014-12-16
汉哀帝的时候,宫里有一个宠臣,名字叫息夫躬,他为争取更大的权势,极力想除掉和他关系紧张的大司马董贤。他想出了一个毒计。 那时匈奴每年都要到汉朝进贡。可是息夫躬派人对匈奴说:皇帝的事务十分繁忙,你们就不用来朝见了。匈奴单(chán)于听了,觉得息夫躬是汉哀帝身边的近臣,说的话应该可信,也就乐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