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14-11-18

  西汉的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他曾向刘邦推荐了善于用兵打仗的韩信做大将军,使之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后来有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萧何设计以庆贺平叛胜利为理由,骗韩信进宫。韩信一进宫,就被吕后以谋反罪名杀于长乐宫钟室。民间因此有成也萧何(韩信成为大...

大器晚成 2014-11-18

  出处:《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释义:形容成名较晚。  故事: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  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

奋不顾身 2014-11-18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 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

过河拆桥 2014-11-18

  出处《元史·彻里帖木耳传》  治书侍御史普化消有王曰: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  释义比喻达到某种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故事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

哀鸿遍野 2014-11-18

  解释:  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

安然无羔 2014-11-18

  解释:  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

暗箭伤人 2014-11-18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件事情在《左传·隐公十一年》里有记载。那年夏天,五月里,郑庄公在宫前检阅部队,发派兵车。一位老将军颍[yǐng]叔...

百川归海 2014-11-18

  出处《淮南子·记论讯》  百川异源,而险归于海。  释义表示众多的事物汇集一处,也用来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故事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为淮南王。他爱好读书鼓琴,才思敏捷,曾召祟兵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数千人,集体编写了一部数十万字的书《鸿烈》,也称...

百尺竿头 2014-11-18

  解释:  不满足于已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太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

东坡画扇 2014-11-18

  苏东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时,有一次一位绫绢商人告一个制扇匠人欠他两万绫绢钱不还。匠人说:“前不久他父亲死了,花了一笔钱。今年杭州连日阴雨,天气寒冷,没有人买扇子,我一时拿不出钱来还帐。”苏轼想了半天,让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来,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笔,在扇面上题字、作画,然后命匠...
首页上一页4546474849505152535455下一页尾页
  •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每日福利
  • Copyright ©2019 故事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只是为了系统地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